來源:北方網
廣安配資,廣安配資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力
東方財富證券公司,東方財富證券公司
天津北方網訊:本年是 “十四五”開局之年。一季度,天津有287個严重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2540億元,触及高端產業、基礎設施和严重民生等領域。2021年,全市16個區都有哪些新項目開工投產?“天津廣播”為您收拾。
中糧控股集團,中糧控股集團
濱海新區
全年計劃新開工严重項目211個,總投資1702億元,同時,圍繞美麗“濱城”建設,出臺2021年攻堅行動计划,拟定城市更新規劃,组织严重項目12個,總投資超2000億元。此外,謀劃瞭63個老舊小區改造和一批補齊民生短板項目,軌道交通Z2線近期招標。
堅持制作業立區,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圍繞建設主題園區,加速打造“中國信創谷”,推進中科曙光基地二期、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飛思卡爾集成電路測試中心等項目實施。加速打造“生物制作谷”“特征細胞谷”,推動康希諾新冠疫苗生產基地、英科博雅克隆工廠等項目投入運營。加速恒大新动力汽車、一汽豐田和中石化LNG二期等項目建設,啟動120萬噸乙烯等严重項目建設。
強化創新驅動,加速新動能引育。加速卡脖子關鍵中心技術攻關,建成“银河三號”系統工程,在高端光電子芯片等方面获得严重突破。培养壯大創新主體,國傢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900傢,新認定“雛鷹”企業1280傢、“瞪羚”企業128傢、領軍企業7傢。
平和區
平和區在謀劃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2021年落實50個投資項目,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推進解放北路金融集聚區、小白樓國際航運服務業集聚區、國傢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等建設。
加速城市更新脚步,已啟動文興裡、嫩江路、解放北路103-107號等3個片區城市更新。
加強與市級部門對接聯動,津灣廣場进步、南市和勸業場地區整體規劃等項目已經啟動實施。
河東區
積極接受北京非首都功用疏解,繼續深化對接协作,加速海河東岸發展帶、金貿產業園區、工業大學片區等接受載體建設,分類有序接受北京疏解的產業、項目和人才,引進京冀地區投資企業200傢以上。量身定制總部落地方针,積極引進央企二級總部、国际500強區域總部、國內百強企業區域總部和行業總部。主動接受首都創新資源輻射,加強與清華、北大等機構协作,使用河東的區位優勢、空間優勢、資源優勢,招引北京創新企業、創新效果落地孵化發展。
做好“一冷庫”等老廠房保護性使用和創新性改造,實現2傢具備條件的項目啟動。加強項目建設,加速雍祥園、智運雅苑、金茂三期項目竣工,全力推動東孫臺、汪莊子1號地、萬辛莊B(E)等地塊出讓。
加速才智商圈建設,推動萬達、愛琴海、嘉裡匯等商業綜合體業態調整5萬平方米,積極發展首店經濟、品牌消費,激發消費生机,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顯著增長。圍繞“賽、會、節、點”,发掘消費市場潛力,打造夜間經濟升級版,进步档次,打造特征。推動海河碼頭配套項目建設,在棉三碼頭、天妃碼頭周邊設計打造旅遊基礎設施,結合已納入市精品旅遊路線的天妃宮遺址博物館、老門口夜市等旅遊載體,推動商旅文交融發展。
河西區
以功用區發展定位為導向,產業集約發展為中心,進一步優化樓宇經濟發展佈局。著眼實現樓宇業態與功用區發展定位相統一,加速泛友誼路小白樓金融圈、陳塘科技商務區等功用區樓宇業態置換和產業升級,以樓宇的特征化、專業化發展,推動各功用區發展定位實現,推動金融產業做優做強,力爭全年金融業留區稅收增速5%以上,加強土地集約復合使用,通過實施立體開發和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在陳塘“北方設計之都先行區”再打造一批國內一流標準優質樓宇。以打造“北方設計大廈”為抓手,進一步招引集合大型工程設計院所、龍頭設計企業,構建設計產業生態,进步河西區在設計領域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集合陳塘科技商務區、黑牛城道產業交融發展帶等重點區域,持續发掘釋放現有的資源和途径優勢,進一步優化總部經濟發展環境,統籌總部經濟規劃建設。繼續招引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南水北調集團、復星集團等為代表的国际500強、大型央企和民營領軍企業集團設立總部、區域總部以及投資中心、結算中心、研發中心等職能型總部。強化方针支撐,支撑引導建發、啟潤等區內重點企業分支機構逐渐發展成為功用性、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總部。
積極釋放天津市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國傢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網信大廈等優質平臺和載體的溢出效應,培养發展新動能新業態,大力接受首都外溢數字、信創、航天產業資源,加速打造MCN產業園,进步新八大裡數字經濟集合區發展層級。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的樞紐載體,扩大“哪吒體育節”等品牌效應,活躍萬象城、新業廣場、國貿購物中心等商業綜合體消費氛圍,高標準謀劃中海環宇城、陳塘科技商務區7號地商業辦公綜合體項目,打造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
南開區
強化招商引資,瞄準國傢高新技術企業、準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2021年新對接“三個一批”項目100個,力促企業落地40個。
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证等領域,推出一批严重項目,確保全年在施面積361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2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0萬平方米。推動重點地塊掛牌出讓,其间六馬路地塊已經拍出。全力推動制本廠、雙峰道等10個城建重點項目建設。堅持土地開發與高端產業同步導入,加速西營門2.2平方公裡片區,以及六馬路、新裕裡、昌源裡和靈隱南裡等地塊開發建設,為我市集聚高端創新要素資源拓宽空間載體。
打造老城廂“文商旅”集聚區,依托新浪天津、大悅城等載體平臺,引进直播電商、無人體驗店等新零售形式,爭取在商貿旅遊地阶段戶城市免稅店。打造水上奧體“商務總部”集聚區,拓宽盲盒經濟等潮玩市場。推動建設奧城IP商業地標一條街,打造“MCN網紅經濟國際港”,創新發展夜間經濟,推動构成更多夜間消費網紅打卡地。
河北區
舉全區之力、以“特區思維”打造粗心風區龍頭增長極,完善街區業態規劃,完结一期、啟動二期中心區改造进步,引进市場化專業運營公司,開展主題展演、燈光秀等特征活動,推動北京德雲社上半年實現民主劇場商演,打造升級版城市會客廳、網紅打卡地。
預計本年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48個,計劃新開工項目21個。加速推動隆升傢園、國印文苑等項目建設,計劃開工面積23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7萬平方米。
以中免集團市內免稅店項目落地為契機,依托粗心風區、中山路及優質商業載體資源,加強商業佈局和發展規劃引領,培养多層級、才智特征商圈,支撑夜間經濟、首店經濟、體驗經濟、老字號品牌等新形式新業態發展,發揮線上線下雙途径優勢,培养消費新熱點,拓宽消費內涵。
紅橋區
本年,紅橋區計劃實施總投資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26個,其间新開工萬達水西臺、仁恒公元世紀、洪湖裡城市綜合體、子牙河北路中段等8個項目,結轉榮盛碧桂園雲鼎、首創禧瑞府、融創上河印、紅橋區中醫醫院等18個項目,竣工九和府、河海花園、三條石小學、陸傢嘴房產大數據與服務平臺等9個項目。
著力推動大胡同地區開發建設。擬規劃商業設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實現文旅商業設施聯動發展、傳統業態優化升級、新興業態加速匯集。
著力推動天津西站前廣場開發建設。擬規劃商業設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打造24小時“不夜城”,有力拉動天津市中心城區西北部及周邊地區消費升級。
東麗區
深化與北京中關村、亦莊經開區等產業園區协作,圍繞總部搬遷、效果轉化、產業轉移等資源,树立華明—東麗湖協同創新平臺、經開區現代制作業平臺、臨空經濟區服務平臺精準接受格式,引進北京優質項目150個。主動服務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三期和京濱城際鐵路建設,為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貢獻力气。
發揮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中國民航大學等創新平臺集聚優勢,加速建設研發產業集聚區、科技效果轉移轉化演示區、民航大學科技園和高端院科技園,高水平建設國傢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試點城區。
使用好天津自在貿易試驗區東麗片區創新方针,借勢借力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國傢會展中心疊加優勢,加速推進臨空經濟區各片區的規劃審批、土地收拾、基礎設施建設,集聚臨空商貿、航空物流、航空科技、跨境電商、航空總部五大產業。
西青區
把“十四五”重點任務項目化清單化形象化,拟定瞭“1010工程”項目圖冊,涵蓋重點片區、產業園區、科技創新、先進制作、文明旅遊、精品商圈、交通暢通、生態環保、教育进步、民生服務等10類、100個重點項目。預計一季度中芯國際T2/T3集成電路生產線、元氣森林飲料生產線等14個項目開工建設。
鞏固拓宽工業園區(集聚區)整治效果,深化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办理運營體制变革,加速建設開發區五期工程,高質量規劃建設主題產業園區,打造大數據產業園、智能制作產業園、智能網聯車產業集聚區、才智城市產業園、信息安全產業園等一批產業引領平臺,用好駐區高校優勢打造“環西青大學城科技創新集聚區”,推進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高校建設大學科技園,全面增強先進制作業中心競爭力。
津南區
加速推進綠色生態演示區建設。高標準做好6.4萬畝已建成區的養護、運營、办理工作。堅持宜林則林、宜田則田、宜果則果,嚴守犁地保護紅線,全面盤活撂荒犁地,量体裁衣發展綠色循環農業,鞏固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7.3萬畝(其间小站稻面積3.7萬畝),使用坑塘水面探究生態養殖水產品1.29萬噸,種植桃樹等果樹1500畝。
加速推進會展經濟功用片區建設。瞄準“中國北方國際會展城”的定位,全面保证國傢會展中心展館、機場大路、輪候區等工程6月份投入使用。在已落戶會展項目70餘個的基礎之上,2021年新引進大型展覽公司、展會配套企業等40餘個。
加速推進創新發展集合區建設。整合全區載體資源,招引產教交融項目落地,打造一批主題樓宇街區和海棠眾創演示大街,開工建設16萬平米的天南小鎮一期工程,充沛調動大學、校友資源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等多個機構積極性,快速集聚科技項目。
北辰區
加速推進國傢級產城交融演示區建設,高水平建設5.9平方公裡中心區,加速慧盈道、雙賢路等10條路途建設。大力推進北辰京津醫藥谷建設。全力推動京濱高鐵及北辰站、地鐵4號線等重點工程建設,完结京津塘高速北辰開發區出入口建設。
加速推進綠地全球产品貿易港、星河COCOPark、小淀鎮商業綜合體、宜興埠老街等項目建設,推進“夢天津”、愛琴海、京東線下超級體驗店等項目盡快落地,推動日子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加強與IDG資本、海河基金、谷川聯行等機構协作。推動愛旭科技二期、雅迪二期、建科機械二期、京東北辰智能產業園等30個重點項目加速建設,確保SMC氣動元器件、朝亞大數據二期、精雕數控研發基地、中新藥業滴丸智能制作基地等20個在建項目竣工投產。
完善主幹路網及配套設施,實現外環東北部調整線與津薊高速、鐵東路上跨龍門東道立交工程和北辰東道PPP項目主體竣工,推動顶峰路、遼河道等20個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載體功用。
武清區
全面啟動京津產業新城和開發區“生物谷”、京濱園智能科技創新谷、科技谷節能環保產業園、高村園數據產業園等特征載體建設,会集建立“五大創新平臺”。依托天大前沿院,推進组成生物產業化基地建設,支撑圓心科技、惠醫等企業平行進口腫瘤藥物試點落地。依托鐵科院和智能軌道交通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新集合智能軌道交通企業100傢。加速華為安擎人工智能適配中心平臺建設,確保3月底前投入使用。以佛羅倫薩小鎮項目為帶動,推動城鐵商圈發展,打造區域消費微中心。
加速實施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中金數據、鐵科院四期等252個項目。
著力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力爭“通武廊”市域郊鐵路天津段“津武線”啟動建設。強化服務功用支撐,年內完结楊村一中分校主體工程,啟動英華分校建設,加強與京津高端醫療機構协作,為全區高質量發展供给服務保证。
寶坻區
健全完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高鐵新區”等載體基礎配套。依照“站商一體、站城交融”的思路,高標準啟動建設綜合樞紐站。加速津僑國際小鎮、華潤工業4.0創新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與通州區和唐山市加強协作,推進“京東黃金走廊”共建走深走實,謀求更多协作項目。
堅持制作業立區、服務業興區,著力打造高端裝備制作、新动力新资料、新一代信息技術3個百億產業集群。以光環新網等龍頭項目為依托,打造信創產業基地。
寧河區
對標“制作業立市”、新動能引育要求,现在引進華翔、沃爾福等汽車產業鏈企業50傢,建成英利集團千兆瓦光伏產業基地,完结北疆電廠引熱工程、消減燃煤8萬噸,京河新动力、愛天德電子信息等上半年投產達產。
紮實推進寧河新城都市拓宽區、淮淀小城鎮、潘莊小城鎮“三個組團”規劃建設,提速北淮淀“中法小鎮”建設,加速推進潘莊、北淮淀演示鎮生態移民工程搬遷,引进高端教育、休閑旅遊、健康養老等產業,拉動有用投資,同時擴大農民培訓就業、激活消費潛力。圍繞融入“津城”、“濱城”雙城格式,推進津寧市域郊鐵路盡快開工。
落實“北國江南”定位,建設獨具特征的“濕地水鄉”,開發環七裡海、沿薊運河等一批“多日遊”、“四季遊”線路,板橋盆罐、廉莊木頭窩等市級文旅村“五一”對外開放,打造全域旅遊“新標地”。
靜海區
充沛發揮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协作演示區、子牙經開區、中德大邱莊生態城等產業優勢,加速推動津靜郊区鐵路、市政路途、日子商業等配套設施建設,进步重點園區承載才能。
深化與中國鋼研院协作,共建鋼管和深加工行業工程技術基地,推動大邱莊鋼鐵行業轉型升級。
發揮中醫藥大學和血液病醫院中西醫創新“雙航母”和國傢隊效果,加速建設“一中心三基地”創新載體,構建環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產業創新集聚區,打造醫藥、醫療設備、高端再制作創新基地。培养中醫藥大學科技園,發揮組分中藥國傢重點實驗室基礎創新效果,构成一批生命健康領域原創性、突破性創新效果。
薊州區
加速建設非首都功用特征接受地、京津城市服務保证基地、國傢休閑休假目的地、宜居的山水文明名城,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是加速大盤山、經濟開發區、薊州新城等特征接受載體建設。
發揮伊甸園國際生態教育演示區引領效果,建設國際標準的綠色健康安全消費中心,培养高端市場,进步消費頻次。建成運營萬達、愛琴海等商業綜合體,多點打造演示街區和消費熱點。優化全域旅遊規劃佈局,啟動長城國傢文明公園規劃建設,进步盤山、梨木臺等景區品質和效益,建設西井峪、郭傢溝等精品民宿集群。
開工建設中薊雲、普諾泰復合资料、中廣通訊等18個工業項目。加速京津州河產城交融創新區建設,不斷優化經濟開發區功用装备,推進國泰科創主題園區建設,招引更多北京優質企業入駐。
創建2個全域旅遊演示鎮,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樣板村、演示村。
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严重工程,啟動礦山創面修復二期工程,建成開放州河、環秀湖國傢濕地公園。運營好於橋水庫TOT和北部山區生態保護PPP項目。(津雲新聞編輯靳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