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市场近日终于迎来实质性利好。6月7日晚间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随着实际利率由负转正,意味着宏观调控已起到实效,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流动性由收紧向相对宽松转变逐渐具备条件。
而本次降息也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中,原因主要有两点:通胀下行到3%附近,压力得到缓解;稳增长的要求迫切。此外,受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的影响,澳大利亚、欧洲以及英国央行近期先后公布了最新的利率决议,宽松趋向显现苗头。对于此次降息,我们的解读保持“不低估、不高估”的态度。一方面,从“稳增长”的角度看不应低估降息的积极信号,其所带来的流动性相对宽裕、企业成本下降等作用,构成了市场的利好预期;另一方面,决策层的目标并未完全改变,对连续多次降息的累积预期也不应过于乐观。“现在的政策是修正而非扭转,是温和而非激进”。
在降息消息出台当晚,期望多头借助“重大利好”高歌猛进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但被次日市场泼了好大一盆冷水。上证指数高开十余点,旋即出现当日最高点,之后震荡滑落,至收市倒跌十余点。23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只有公用事业和信息服务录得微弱涨幅,其他都有不同程度跌幅,有色金属和金融服务跌幅领先。股市中有谚语说“该涨不涨理应看跌”,上周五的弱势表现无疑进一步挫伤了市场人气,在失望情绪的驱使下出现杀跌抛售现象,上证指数收于5月以来的低位。但此时提醒投资者在“高估”不成之后,不宜低估“稳增长”的动力,否则很容易被两面夹击。不应高估市场,是因为中长期看,国内经济的转型仍有较长的进程,还存在诸多挑战,市场趋势上升的条件还不成熟;“不低估”则是着眼阶段行情,由于股市已有一轮调整,指数现处于相对低位,降息所带来的预见性相对宽松将为市场带来阶段性行情的延续、扩展。
年初一再强调今年的行情主线就围绕经济减速与预调微调来展开,当经济减速的一面显现得突出时,市场以调整为主,相反,当政策微调预期升温时,市场以上行为主。一季度以来上证指数大致在一个区间里来来回回,表明两股力量处于相持状态,当然,这和去年市场已以较大幅度的下跌来化解做空动力有很大关系。那么,当市场又回落到3月低位附近,而积极措施陆续有来时,过于悲观是不足取的。
在最近的一周,海外市场出现了积极的短期变化。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收盘为12554.2点,完全收复了前一周失地,道琼斯欧洲50价格指数也显著回升,西班牙股市升幅超过8%。当然,对欧洲和美国经济及市场的警报尚不能就此解除。日前高盛集团首席美国证券市场策略师就指出,西班牙以及欧洲其他地方的债务危机正在加剧,可能导致美国股市步入熊市。但外部刺激经济、遏制危机加剧的举措无疑已对市场起到了短期提振作用。
在连续一周的下挫之后,昨日市场出现了难得的反弹,上证指数阳线将上周五阴线包容,房地产、电子、有色金属、机械设备、信息服务等五个行业指数涨幅超过2%,显示多头活力有所增强。总体而言,在市场回落到支撑区域时,“稳增长”的积极举措陆续出来,多头守住防区并逐步企稳的机会在增加,维持适中仓位建议,不宜盲目杀跌。"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近日表示,A股市场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
龚方雄表示,2001年上证指数是50倍的市盈率,而现在是13倍市盈率,估值已下降了75%。
2001年流通市值只有1万亿元,而现在是19万亿元。龚方雄认为,A股市场将会继续扩容,但是不会像过去10年这样扩容。因此,A股市场最痛苦的过程已经过去了。首次公开发行(IPO)本身不会阻止牛市的到来,因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增长8%以上,所以这是市场正常的发展。
龚方雄表示,现在很多散户要远离这个市场,但他们很可能是在最差的一个时点退出。
“年内应当还有两次或两次以上降息,此外存准率至少还有1%的降低空间。”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快人快语。他同时提醒,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于货币政策效果的期望值不能太高。
“央行此次降息,不但幅度符合常态和预期,而且实质上起到了非对称降息的效果。”向松祚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和强度可能大大低于人们预期,而国内需求增长乏力,整体陷入漫长的债务通缩过程,“中国经济主要矛盾在于总需求增长乏力、总供给受到约束,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他判断,中国经济正处于困难阶段,央行下调基准利率实属必然。
向松祚认为,目前的存准率和利率具备下调空间,但在中国经济陷入去杠杆化和债务通缩、银行流动性维持充裕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作用有限,对此须有充足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