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可申购新股:葫芦娃、四会富仕、锦盛新材。今日可申购可转债:本钢转债、瑞达转债...
交叉买卖法ST仰帆:转让福泽园(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ST仰帆 : 关于转让福泽园(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国诚投资
【大势研判】
今日市场消息较为平淡,整体偏暖。“10月份沪储蓄存款减968亿央行称与股市有关”表明存款搬家仍在持续,这对后市有利,同时“央行明日发行100亿元1年期央票”,本周有望再次实现资金净投放,这也有利于市场,但是加息周期已经启动,货币政策从紧是必然趋势。在市场和行业方面,地产行业利空依旧,“两部门要求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自用住房”,这表明地产调控仍在持续,而且我们预计这样的状况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两部门要求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自用住房”或将对地产板块形成短暂支撑。最后,“国土部:十种稀有金属纳入国家战略收储计划”这一消息对稀有金属板块形成利好。隔夜美股平稳收盘对A股影响不大,决定因素在自身运行规律。
周一,个股活跃及尾盘工商银行偷袭尾市,才推动大盘以红盘报收,创业板更是收复了上周五失地。其实,工行的尾盘拉升与其为顺利完成配股有关;而个股的活跃则是在大盘短线难以走强的情况下,资金短促出击,寻求在个股突破,维系市场人气有关。然而,周一市场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缩水34%,经过上周五市场大幅跳水,市场信心不足,观望气氛浓厚,原因就是为防通胀,央行加速紧缩流动性预期有增无减,再加之周五迎来11月期指交割,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盘反弹空间。因而,周一市场属于技术性反弹,只是由于个股活跃,预计今反弹还会延续,但3050点附近压力较大,5日均线反压不容忽视。操作上,谨慎为上,继续以防御为主,控制好仓位。目前择股比择势更重要。逢高减持连续涨幅过高股,逢低关注抗通胀的农业、医药、大消费,以及低价有补涨要求的股票。昨日美元继续大幅反弹,资源类股票仍需谨慎对待。
【热点预判】
稀缺资源、航天航空以及地产板块
【宏观聚焦】
1、李克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宏观利好)
中国证券报:扩大内需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战略重点,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也就必然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简评】: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讲话中,我们看到国家在对待消费促进中国经济引擎的认识上,正在发生一种质变,在国家消费方面,比如高铁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比如智能电网消费,作为国家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也将给投资提供了一种方向。
2、中国三季度GDP的规模再次超过日本(宏观中性偏好)
中国经济网:日本内阁府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9%,达到1.372万亿美元。但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底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美元为1.415万亿美元。中国由此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简评】:尽管中国的机构间数据显示,在GDP上继续超越日本,但这是否就值得我们骄傲呢?很显然从两国的内在质量来看,中国的经济依然属于粗放型,尤其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创新层面,我们仍有太多的目标需要去超越,随着此轮G20国峰会上,我们看到美元为代表的世界基础货币依然在执行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下,中国需要改变的产业结构还是经济结构的任务依然很严峻。
【行业资讯】
3、国土部:十种稀有金属纳入国家战略收储计划(有色金属板块利好)
国土资源部网站:相关部门正在开展对十种金属进行战略收储的研究工作。这十种金属全部为稀有金属,分别是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和锆,除稀土、钨和铟外,其他都是首次进入国家层面的收储计划。【简评】:国家层面的收储有望深刻的改变这些小金属的供需情况,涨价成为必然。回忆一下5月稀土战略收储方案的制定与后来一段时间的稀土板块的走势就能发现收储对一种资源及其相对应的股价的影响。近来,流动性的加速释放使有色金属板块收到青睐,该则消息的推出有助于这些小金属板块更上一层楼。唯一遗憾的是目前只是对这项战略收储进行先期的研究工作,而非正式实施。
4、两部门要求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自用住房(地产板块中性偏空)
新华网:记者15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要求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简评】:近日有报道称广州10月同比上涨49.6%,环比上涨29.8%,虽然这与住房结构性变化有关,但是这表明新的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仍然不突出,后续政策可能将会进一步从紧。在上述消息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求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自用住房,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国际游资在我国的投资渠道,进而减少其流入规模;另外一方面则在于地产调控,这对地产板块形成利空。不过我们认为目前地产板块最大的利空在于加息周期的开启,因此建议投资者对地产板块暂时维持谨慎态度。
5、航空航天产业扶持政策可期(航天军工利好)
上海证券报: 低空空域改革起步,包括通用飞机在内的中国民用飞机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工信部党组成员刘利华昨日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时指出,未来10-20年,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简评】:政府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不断推出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扶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也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6、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有望本月内成形(地产中性偏好)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相关渠道获悉,由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牵头起草的全国房地产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望在本月底形成初稿,并上报相关政府部门。而至少在未来两年里,保障性住房建设仍将是政府力推的重点工作,2011年和2012年两年内全国保障性住房建成量将达到1300万套。【简评】:随着其他产业相继推出规划,房地产规划的推出是否能够对地产板块构成利好刺激作用,一个侧面是存在的,值得投资者适当关注。
【市场信息】
7、10月份沪储蓄存款减968亿,央行称与股市有关(市场利好)
今日央行上海总部公布10月份信贷运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环比大幅减少,其中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968.9亿元,同比多减599.4亿元,央行上海总部表示,储蓄存款大量分流主要与近期股市交易活跃和通胀预期等因素有关。【简评】:股市是这些储蓄流出之后的一个重要去除,但储蓄减少的根源还在于“负利率”的储蓄环境,即通胀高于利息使居民被迫将储蓄资金投资到收益更高的领域。在房地产受压、债券疲弱、商品市场不易进入等等因素的限制下,这些储蓄资金流入的股市十分自然。不仅是上海如此,全国范围内定存出现趋势性下滑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而这些资金的流入有助于市场的走势,反过来,行情走好又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储蓄资金入市。
8、央行明日发行100亿元1年期央票(市场中性偏好)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5日发布公开市场操作预告称,将于明日发行10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的320亿元减少逾六成。【简评】: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达到1000亿元,较前两周增加仅50%,但本周一年期央票的发行规模却较前两周锐减,而且考虑到本周三年期央票停发,因此,如果周四3个月期央票和正回购规模不大幅放大,那么本周很有可能实现连续五周以来的首次净投放。我们认为,在通胀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央行放缓流动性回笼的节奏最可能的因素在于,避免周二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能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9、证监会将适时推出转融通业务(市场中性偏好)
证券时报:昨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了第四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中国证监会融资融券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聂庆平在出席论坛时表示,转融通业务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未来将视需要和市场情况适时推出,以弥补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证券不足,并在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的同时,有效隔离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银行业和证券业的风险。【简评】:所谓转融通业务是指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筹得资金后,再转借给证券公司,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来源,包括转融券业务和转融资业务两部分,这将弥补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证券不足,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10、基金发行数稳超去年,年内还可输血600亿元(市场利好)
上海证券报: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已成立新基金113只,离去年全年成立新基金121只的水平只有一步之遥。同时,目前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共有27只,本周还有4只新基金即将发行。这些“准基金”们最晚的募集结束时间在12月17日,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基金有望在年内成立,因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超过去年是大概率事件。【简评】:近期股指下挫,流出空间,是否意味着场外资金将加速流入,无疑是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的。
【环球财经】
11、G20拒绝支持美国施压人民币
新京报:经过艰难谈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最终在联合公报中采纳了折中方案,模糊了多处分歧。在争议最大的汇率问题上,公报写道,各方应采取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提高汇率弹性以反映经济基本面,克制竞争性货币贬值。公报内容表明二十国集团拒绝支持美国就人民币汇率向中国施压,因为“竞争性货币贬值”手段只有在严峻金融危机期间才会使用,而美国想要的表述是“竞争性货币低估”。【简评】:G20国峰会尽管拒绝了美国对人民币进行施压的企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就此得到释放,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来看,这种压力反而更大,因此,中国央行必须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阐述,美元采取的量化政策是导致世界汇率不平衡的主要根源,而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应该按照我们自身的经济运行需要展开,而不能迫于压力。
12、周一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跌不一(中性)
新华网:受美国政府公布的零售数据好于预期等因素的提振,15日纽约股市在绝大多数交易时间内上涨,然而尾盘前的一轮跳水却使得三大股指几乎将全天的涨幅回吐殆尽,最终以涨跌不一报收。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涨9.39点,收于11201.97点,涨幅为0.08%。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1.46点,收于1197.75点,跌幅为0.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39点,收于2513.82点,跌幅为0.17%。【简评】:隔夜美股平稳收盘对A股影响不大,决定因素仍在自身运行规律。
华讯投资
一、今日行情展望
昨日大盘收出一颗带长下影线的光头阳线,盘面上释放出三大止跌企稳信号,首先是两市高达60只个股涨停,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热点的扩散,个股做多热情重新高涨;二是作为行情的先行指标,B股指数大涨1.97%且全天维持强势反弹,或将成为A股的风向标;三是中小板和创业板集体飙升,且一些个股呈现“阳包阴”走势,这是明确的看涨信号;四是前期调整多日的银行板块出现异动,尤其是工商银行尾盘放量拉升逾6%,或将推动该板块进一步反弹。
展望后市,我们维持中长期看涨的观点不变。但是调整结束的时间需要继续观察。而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则是绝定调整周期长短的重要参考指标。假如大盘呈现逐渐萎缩的话,则表明场外资金观望气氛浓厚,主力资金进场意愿不足。反之一旦成交量不断放大,则意味着短期调整宣告结束,大盘将重拾升势。(支撑位:2950点;阻力位:3080点)
操作策略:调整空间有限,逢低吸纳蓝筹股。
二、热点消息解析
1、多部委酝酿应对高物价专家建议行政管制
在10月份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出4.4%的新高之后,通胀成为宏观调控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记者日前了解到,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等在内的几大部委纷纷酝酿出台物价调控措施。而有关专家建议,发改委应当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制价格。
2、央行官员称超发货币43万亿引发通胀说法无依据
针对目前热议的央行超发货币引发通胀的说法,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指出,“以M2减去GDP,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超发货币接近43万亿元。”这种说法没有理论、现实依据。他建议,下一阶段我国应尽快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
3、我国将首次以PPP换算经济总量
2011年,中国将首次全面参与世界银行组织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使得中国的GDP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PPP)换算,与世界其他各国比较。
4、媒体称四大行未暂停房地产开发贷款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新闻处相关人士15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并未暂停开发贷。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已明显收紧。
5、外围市场每日动态追踪
美股周一收盘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9.39点,收于1,1201.91点,涨幅0.08%;欧股周二收高。泛欧道琼斯Stoxx 600指数上涨了0.8%,收报272.36点。
三、市场传闻
市场传闻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代表华讯投资观点,请投资者自行把握。
传闻,华帝股份(002035):股权分拆有望获批
传闻,盛运股份(300090):高溢价购中科通用股权,盛运股份涉足环保产业。
传闻,中科英华(600110):借力清华大学拓展铜箔产业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乙醇胺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5年。
传闻,安徽水利(600502):将很快启动股权激励。
传闻,同方股份(600100):借力资本市场做强企业,布局新兴产业。
传闻,中信海直(000099):将在珠海航展上与俄罗斯签订8架米-46重型直升机购买协议。
四、热点板块跟踪
从昨日收盘交易所反馈实时数据可以看到,上海、深圳两市市场大户,超大户均出现了资金净流入,共流入资金52亿元,散户资金也出现净流入,净流入8亿元,两市合计净流入资金60亿元。在加息和印花税等利空消散以后,市场人气有所恢复。
从昨日收盘交易所反馈实时数据可以看到,证监会75个行业中,共有医药制造、计算机应用服务、银行、证券期货、食品饮料等50多个板块获得增持。而有色金属加工、煤炭采选等少数板块遭遇抛售。
重点关注板块:有色金属、稀土永磁、煤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