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沒有股權質押且股權轉讓滿3年以上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有很多股權壓制的股權轉讓,買三年的這種股票有很多。

⑵ 股份質押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股權質押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融資方式,在整個A股可以說是無股不押,沒有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對不少股民來說這四個字可謂如雷貫耳,聽到就瑟瑟發抖,其實股權質押并不一定是壞事。

股權質押利好還是利空?

【1】敢做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一般來說對于相應的投資方向比較有信心的,并且對于垃圾股來說,股權質押往往是利好消息,因這往往伴隨著重組,新鮮血液的注入,至少提高了期望值。

【2】要結合基本面分析。基本面是衡量質押風險的重要因素,如果上市公司本身負債率和大股東質押率雙高,就很容易陷入股價下跌,直至跌破預警線卻無股可加,無錢可補,那么接下來就是平倉,股票招到拋售,加劇股價下跌,也就是爆雷。

股權質押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結合基本面情況然后再看股權質押比例,一般來說,質押股份比例越高,在股價出現暴跌后平倉風險越大,因為此時所能補充質押的股票極少。選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指標。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⑶ 為什么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大股東的股票可以質押,而眾多小股東的股票不能質押

大股東占有的股份多 相對于小股東而言 進行質押時金融機構面臨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也較低 另外大股東金融資本實力雄厚 和金融機構聯系密切往來 有各方面優勢 小股東則無這些優勢 金融機構產生壞帳的壓力增加 難以進行質押

⑷ 2019年沒有股權質押且股權轉讓滿3年以上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呢,一般情況下是公司資金周轉不開,這個時候的股東需要股權質押,股權質押轉讓的收到的資金呢,大約也就是5成到6成左右。一般情況下股權質押太多呢,是因為資金緊張無法回籠資金,這個時候是對公司的資金運轉不利道上的。你所說的這種股權質押滿三年以上的上市公司,一般情況下。都是運營七八年的公司才有這種現象,還有一個就是高新產業和互聯網行業股權質押的比較厲害。比如說東勝特產。南陽電子。海南商業。這些個公司都存在于股權質押,所以他們的公司業績和東西呢,有時候報表還是不錯的,但是需要看一下它的使用率和動態率。

⑸ 股東質押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股票質押是一種常見的融資方式,是指上市公司把一部分股權質押給證券公司,獲取一定的資金,對股票的影響不一定是利好,也有可能是利空,需要根據質押后所融取的資金用途以及股票質押數量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如果該公司因為發展主營業務或者開展新項目,增加公司的競爭力,缺乏資金,進行股權的質押,獲得一筆資金,則是利好消息。當然,如果質押的是流通股,投資者需求量不變的情況下,這意味著,供不應求,將是利好消息。

如果上市公司進行股票質押,僅是為了解決財務問題,支付員工工資,這種質押是不利于公司的發展,股票的上漲,是一種利空消息。當一家公司出現高額質押情況時,比如,質押率超過50%,這表明該公司急需現金,其風險性較高,投資者將會大量拋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下跌,是一種利空消息。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絡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⑹ 如何辦理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要什么手續

需要專業的證券從業資格評估公司來評估價值,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登記的問題

我國《擔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以公司股權進行質押區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了不同規定,即: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之日起生效;以有限責任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于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

根據上述規定,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經向中介機構(亦可稱之為“與出質人和質權人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后,該股權質押合同才始得生效,而且根據我國《公司法》、《證券法》及其他有關規定,該股權質押的事實一般還應該由出質人在公告中予以披露,社會公眾也可以通過向證券登記機構查詢的方式獲得該股權質押的情況,從而使該股權質押的事實為社會公眾所知悉,進而使該股權質押具有相當的公示力和公信力。這樣,就完全可以起到防止出質人在質押期限內將該股權非法轉讓或者將其重復質押給其他人的情況發生,從而為質權人能夠順利實現質權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2]

但以登記作為質押合同的生效條件仍存在以下問題:

登記是質押合同生效的條件所引發的第一個問題是,這一規定對債權人是很不利的。因為如果質押合同無效,債權人最多只能要求出質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其債權還是沒有保障。但是如果登記是質權生效的條件而不是質押合同的生效條件,則對債權人就有利多了。因為如果是由于出質人的原因而沒有辦理質押登記或者出質人拒不辦理或協助辦理登記手續,則債權人就可以起訴出質人違約,從而要求出質人承擔違約責任,甚至可以要求法院強制出質人協助辦理質押登記手續。這里涉及到物權變動的一個根本性原則——原因(合同)與結果(物權變動)相分離的原則。我國現行法律對物權變動中的原因與結果的關系似乎應該采取更為科學的嚴加區分的態度。這樣,既有利于債權人保護,也避免滋生糾紛。民法典草案的第296條改正了《擔保法》的這一錯誤,該條明確指出:“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權自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之時起設立。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權自股份出質記載于股東名簿之時起設立。”因此,登記是質權生效的條件而不是質押合同的生效條件,加強了對債權人的保護。

目前在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的實踐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股權質押登記的渠道不暢。在現階段,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都可以辦理質押登記。根據《證券公司股票質押貸款管理辦法》的規定,綜合類證券公司可以以其自營的人民幣普通股票(A股)和證券投資基金券辦理質押貸款登記,自然人及綜合類證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幣普通股票尚不能辦理質押登記。但是質押是質權人與出質人協商的結果,如果自然人及綜合類證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以其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出質,債權人也接受了這種出質,根據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則,這種質押合同應當是有效的。但是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應當經過證券登記機構登記后,質權才能成立。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是法定的也是唯一的辦理上市證券登記業務的機構,如果它不辦理這樣的質押登記,無異于堵塞了訂立質押合同的雙方辦理質押登記的唯一渠道。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法規要求質權必需登記才能設立,另一方面,法規又不允許唯一的法定機構辦理登記,這無疑是十分荒謬的。這樣的結果違背了同股同權的法律原則,也阻礙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的穩定。因此,無論是A股還是B股,無論其持有人的身份如何,無論辦理質押登記的目的是為了擔保銀行貸款債權還是擔保其他債權,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登記業務都應當全面展開。

、上市公司國有股出質的特殊規定。

從質押的程序來說,首先,國有股東授權代表單位以國有股進行質押,必須事先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明確資金用途,制訂還款計劃,并經董事會(不設董事會的由總經理辦公會)審議決定;其次,以國有股質押的,國有股東授權代表單位在質押協議簽訂后,按照財務隸屬關系報省級以上主管財政機關備案;最后,根據省級以上主管財政機關出具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質押備案表》,按照規定到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辦理國有股質押登記手續。

從質押的目的來說,國有股東授權代表單位持有的國有股只限于為本單位及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質押。

從質押股份的數量上來說,國有股東授權代表單位用于質押的國有股數量不得超過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國有股總額的50%。

⑺ 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股票要公告嗎

以5%為標準,達到5%或以上的是必須公告的,主要的參考政策是《上交所發布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試行)》,其中相關條款如下:

第四條 業務協議應當載明甲乙雙方的聲明與保證,包括但不限于:

(一) 甲乙雙方應當具有合法的股票質押回購交易主體資格。甲方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等禁止、限制或不適于參與股票質押回購交易的情形;

(二) 甲乙雙方用于股票質押回購的資產(包括資金和證券,下同)來源合法,并保證遵守國家反洗錢的相關規定。甲方向乙方質押的標的證券未設定任何形式的擔保或其他第三方權利,不存在任何權屬爭議或權利瑕疵;

(三) 甲方承諾按照乙方要求提供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保證提供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性,信息變更時及時通知乙方。甲方同意乙方對信息進行合法驗證,同意乙方應監管部門、上交所、中國結算等單位的要求報送甲方相關信息;

(四) 甲方承諾審慎評估自身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自行承擔股票質押回購的風險和損失;

(五) 甲方承諾遵守股票質押回購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交易規則等規定;

(六) 甲方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且以持有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參與股票質押回購的,則承諾遵守法律法規有關短線交易的規定;

(七) 甲方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且以其持有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參與股票質押回購的,則承諾按照有關規定的要求及時、準確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八) 標的證券質押或處置需要獲得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批準或備案的,甲方承諾已經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事先辦理了相應手續,否則將自行承擔由此而產生的風險;

⑻ 如何查看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情況

既然是質押,就不能買賣,沒有到時間是不能賣掉股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