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要“學”李兆基

李兆基,麾下有大型企業近10傢,其自己還是東亞銀行的董事、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推委會委員及特區港事顧問;其子李傢傑也是全國政協委員。提及這些,絕不是懷疑李在股票交易上的合法性,但即便采纳彻底合規的操作,誰又能說清這一系列特别身份所匯聚的信息優勢在股市博弈中的功效呢?李兆基說,他投資主要看三點:榜首選國傢、第二挑行業、第三抓龍頭。據悉,李十分推重在港圈錢的紅籌股,尤其是那些新面孔。

看來,他的思路,首要的還是“講政治”!那麼,李講求的“政治”到底是什麼呢?仔細剖析,所謂“有中國特征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便是一個“以人為設計的虛擬股東”國資委為競爭主體的經濟模型。而這個主體不是天然之子,而是中國的國傢機器——國務院的兒子。假如說,國務院是爸爸,那麼國傢發改委、社保基金、國有商業銀行、眾多國有大中型企

600550保變電氣,600550保變電氣

業便是“爸爸”的左膀;而銀行證券監管機構便是“爸爸”的右臂瞭。

深究起來,國有企業之所以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銀行壞賬,而壞賬又能不定期地一層又一層地被剝離出去,不都是緣於這

即將發行的基金,即將發行的基金

層血緣關系嗎?2006年,中國政治大吹“和諧社會”之風。老百姓的保險、醫療遭到瞭史无前例的重視。而確保這塊財富的保值和增值便是首要的政治任務!理解瞭這一點,我們就找到一個最好的股票炒作的題材。於是,李兆基毫不猶豫地在中國人壽(2628.HK)身上押寶港元16億;後來,我們不出预料地看到他年終入賬50億。

這便是李兆基講義的奥妙地点。當然,李的成功還離不開其資金及技術剖析力气的非比尋常。

但是無論怎么,他都為我們樹起瞭一個榜樣!未來,假如你也占領瞭信息資源的高地,同時擁有資金和技術剖析上的強大實力,也許你便是第二個李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