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存钱这件事向来是出了名的银行资金紧张,也正是因此银行资金紧张,我国还曾经被称为是世界第一储蓄大国。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银行资金紧张?反映我国储蓄情况的金融指标就叫储蓄率银行资金紧张,IMF数据显示,世界平均储蓄率为26.4%,而我国最高曾经达到过51.8%。

足以见得我国人民的储蓄观念多么“强烈”。不过,这几年间,我国的储蓄率却遭遇了“断崖式”下跌。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我国储蓄率自2010年的高峰值后,连续9年下跌,到2019年已经下跌了7.2%,为44.6%。

银行资金紧张

这不禁令人十分疑惑,如今国家发展越来越好,百姓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富足,怎么反倒没钱存银行呢?国人的钱都花哪儿去了?事实上,储蓄率下降还真不一定是人们没钱了,专家表示,影响其下降还是有2个主要的因素。

人口问题

第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一般来说,往银行存钱的几乎很少是老人和小孩,通常都是有收入来源的年轻劳动力会经常存钱,而近些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也在下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15周岁至59周岁之间的人口数量高达9.39亿人左右,占当年全国人口超过70%;而到了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这一人口数量就减少到了8.94亿人左右,人口占比也降至63%左右。

银行资金紧张

所以说,我国的年轻劳动力实际上是在减少的。曾有经济学家表示,劳动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大要素,一旦劳动人口增长,那么必然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劳动人口多了,人们赚钱就赚得多了,从而有更多剩余的收入进行储蓄了。

一旦劳动人口下降,那么效果就会反过来,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劳动人口减少,占比也减少,是导致储蓄率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消费观念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且不论年轻人超前消费的观念如今有多盛行,即便不是年轻人,也不乏有许多人背负着负债。不过这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有负债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

银行资金紧张

先看贷款数据。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6月期间,我国人民币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了12.76万亿元。其中,仅仅是住户部门的贷款就增加了4.58万亿元,包含了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了1.15万亿元、3.43万亿元。

然后我们再看信用卡数据。从支付体系报告中得知,截至3月末,我国银行卡应偿贷款的余额也高达7.99万亿元,而逾期半年未偿还余额也达到了892.2亿元。

最后还有我们最关心的房贷数据,截至3月末,我国整体房地产贷款余额高达50万亿元左右,而个人房贷就占比超过70%,达到了35.67万亿元。从这几组数据来看,足以见得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更解释了为何如今人们不把钱存在银行了。

银行资金紧张

要么是超前消费,要么是银行贷款,即便是有了收入,也是还月供了,于是存入银行的钱自然就少了。不过,大家也不用太多担心,储蓄率虽然下降了,但不代表银行会因此而“紧张”,毕竟储蓄率下降可不代表我国储蓄率较低。

储蓄率下降≠储蓄率低

开头我们也提到了,全球平均储蓄率不过才26%左右,而我国即便是经历了9连跌,仍旧可以保持在44.6%,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就连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储蓄率也仅有13%,而我国的储蓄率甚至是英国的3倍多。

银行资金紧张

足以见得,我国的储蓄率仍旧是非常高的,仍旧领先全球许多国家。但是,事实上储蓄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的,毕竟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来讲,储蓄率过高,那么就意味着消费率的减少,曾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消费率甚至还不如印度。

而消费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储蓄率过高不一定是好事,而储蓄率下降也不一定是坏事。所以说,储蓄率跟其他经济指标差不多,也必须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而我们如今这个储蓄率,的确是有些过高的。

银行资金紧张

但是,央行原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过,我国储蓄率未来将会继续下降。如果说下降到一个“最佳水平”,那么是绝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而经济发展好,就代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好,最终都是我们受益了。

不知道大家平时会固定存款吗?你们有负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