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擔心通貨膨脹

風帆股份年報,風帆股份年報

南國置業?南國置業

物價是老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中國2月CPI同比增長5.2%,略高於市場預期的4.9%。而1月份CPI達到5.4%,是8年多以來初次“破5”。2月份的CPI盡管有所下降,但仍然破5,其背後的首要原因顯然是遭到2月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那麼,疫情是怎么具體影響物價的?未來物價走勢怎么?

2月物價上漲的具體情況

我們先來看一下疫情是怎么導致瞭2月份繼續高漲的物價。2月份物價首要呈現瞭兩個特征:食物價格漲幅較大;非生活必需品供需兩衰。

首要,1-2月均匀來看,食物價格同比上漲21.3%,漲幅比去年同期高20個百分點。

其次,國際油價2月份大幅跌落,帶動國內汽油等动力消費品價格比上月遍及下降。

第三,扣除食物和动力價格的中心CPI環比由上月上漲0.5%轉為下降0.1%;同比上漲1.0%,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從1-2月份均匀來看,物價變化延續瞭前期的結構化特征:必選消費上漲、可選消費跌落。

食物價格上漲較多的首要原因,從供給方面看,首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實施瞭交通運輸管控办法,部分地區物流不暢;人員缺少构成物資配送難度加大,本钱有所上升;部分企業和市場延期開工開市,一些產品生產和供給遭到影響,難以及時滿足市場需求。從需求方面看,受“居傢”要求與“避險”心思等要素影響,有些地區出現瞭“囤購”的現象,部分地區出現搶購方便面、肉制品和速凍食物等易儲食物現象,乃至涉及到其他食物,助推價格上漲。

上半年物價走勢怎么?

拋開貨幣要素暫且不談,影響物價的首要要素是供給和需求的匹配程度。同時,對於中國,豬肉價格和石油價格是中期和短期內影響物價的關鍵要素。

正如下圖所示,豬肉、汽油價格與CPI走勢高度關聯,尤其是在2019年之前。2005年以來,一共出現過兩次豬價和油價同時上漲的“豬油共振”局势,這兩次也分別對應著CPI的大幅上揚。

因而,剖析疫情之下2020年上半年中國物價水平,有兩個視角:豬價油價的變化、供給和需求的匹配。

對於榜首個視角,2020年以來的情況正在發生著改變:首要,豬肉價格在持續高漲的情況下,老百姓消費豬肉的份额在下降,導致豬肉價格在CPI中的權重有所下降。這樣一來,盡管豬肉的供給並未明顯改进,豬價還存在較大上漲壓力,但豬價對CPI的影響卻在削弱。而油價則在近幾日沙特和俄羅斯談判失敗後閃崩,一路跌到30美元/桶左右,但這樣的價格顯然不是美國等国际首要產油國所能承受的,3月下旬歐佩克國傢還會再開一次會,據傳特朗普也在暗里協調相關國傢,想要談攏一個產量協議。預計上半年油價會出現有限起伏的反彈。

對於第二個視角,我們認為供給端的復蘇或许比需求端更快。因為,上遊產業的機械化程度高,價格彈性往往比下遊更大,這意味著上遊產業調整產量的才能更強,價格稍微上漲,產量就能顯著上升。同時,復工復產范圍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供給端將先於需求復蘇。不過,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攀升加大瞭全球供應鏈中斷的風險,這對供給构成瞭掣肘。

但需求端或许會出現個別領域的爆發,導致物價維持較高水平。例如,各地严重基建項目建設敏捷轉熱。當前已有十幾個省份發佈瞭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總投資金額挨近30萬億元。盡管這些資金是在多年內完结运用,但邊際上基建投資很或许成為需求端的爆發點。

由此,在兩種力气拉扯下,上半年物價走勢很或许是這樣的:“豬油共振”概率小,物價穩定有基礎;供給端復蘇、需求端有爆點,供需同時復蘇;CPI同比會由5%穩步下滑,但仍然在上半年維持3%以上的水平。

物價上漲並非通貨膨脹

基於我們對上半年物價的預測,中國當前的物價上漲能否被稱為通貨膨脹?或许是否构成瞭通貨膨脹的壓力?我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在任何國傢,影響通脹的要素有兩個:貨幣的寬松程度;供給和需求的匹配程度。從上述這兩個要素來看,現在的物價漲勢不能标明通貨膨脹的趨勢已經出現。

首要,中國的貨幣方针絕不搞“洪流漫灌”,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概率極低,長期中更不或许构成貨幣泛濫的趨勢。因而,貨幣要素推動的通貨膨脹幾乎不或许。

其次,根據上述的剖析,上半年中國應該會呈現供需同時復蘇的態勢,盡管復蘇節奏不同,但絕不或许出現總需求持續超過總供給,即“經濟過熱”的現象。因而,物價持續、不行逆上漲的或许性也很小。物價在某些時間、某些領域的較高起伏的上漲並不是通貨膨脹,信任市場會在未來能夠构成這樣的合理預期。

本文由“蘇寧財富資訊”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讨院研讨員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