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據港交所官網披露,國際啤酒巨頭百威英博亞太地區子公司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百威亞太”)遞交了聆訊后資料集(第二次修訂版)。百威英博也在其官網表示將恢復百威亞太少數股權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這標志著食品飲料史上最大規模的IPO

9月12日,據港交所官網披露,國際啤酒巨頭百威英博亞太地區子公司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百威亞太”)遞交了聆訊后資料集(第二次修訂版)。百威英博也在其官網表示將恢復百威亞太少數股權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這標志著食品飲料史上最大規模的IPO“卷土重來”。

消息公布后,美股百威英博盤前股價漲近4%,子公司百威亞太重啟香港上市申請。

剝離澳大利亞業務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及2018年,百威亞太收入分別為60.99億美元及67.4億美元,內生增長7.4%;純利分別為57.2億美元及95.9億美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亞太業務由主要位處主要市場的56家釀酒廠組成,百威亞太還持有許可證可進口逾25 個百威集團品牌在亞太地區獨家銷售,包括全球品牌百威、時代及科羅娜,以及多國品牌和當地品牌,如福佳、凱獅及哈爾濱。

招股說明書提到,截至2018年,按消費量及價值計,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啤酒消費地區,亦是全球啤酒消費量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2018年,亞太占全球啤酒消費量的37%,且預期2018年至2023年將貢獻全球啤酒消費量增幅的4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更新招股說明書顯示,百威亞太的業務中已經剝離了澳大利亞地區業務。此前在7月19日,百威英博在全球官方網站發布消息顯示,百威英博已同意以約160億澳元(約合113億美元、77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澳大利亞子公司Carlton & United Breweries(CUB)出售給日本飲料食品巨頭朝日集團(Asahi Group Holdings Ltd.)。百威英博從澳大利亞業務剝離中獲得的大部分收益,將用于還清債務,該交易預計于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上市計劃曾“夭折”

此前,百威亞太曾在港交所計劃上市。7月5日,百威亞太正式招股,在港交所上市。此次招股時間原定截至7月11日,招股價介于每股40港元至47港元之間。按招股價上限計算,百威亞太IPO最多可募集764.47億港元,使百威亞太有望成為食品飲料企業今年乃至史上規模最大IPO。

按照當時百威亞太招股說明書(未剝離澳大利亞業務)顯示,2017年、2018年,該公司收入分別為77.90億美元、84.59億美元,毛利率分別為55.7%、55.2%,凈利潤分別為10.77億美元、14.09億美元。百威亞太當時在公告中表示,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將全部即時用于償還應付百威集團附屬公司的貸款,以完成百威集團向百威亞太轉讓相關子公司。

按照此前的招股書顯示,百威亞太2017年和2018年啤酒銷量分別為101.99億升和104.27億升,在中國、澳大利亞和韓國市場,銷售額均是第一,并分別取得營業收入77.9億美元及84.59億美元,凈利潤10.77億美元及14.09億美元。其中,2018年凈利潤同比上升30.5%,經營利潤19.66億美元,為母公司貢獻了71.67%的經營利潤。按銷量計,2018年,百威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為16.4%,排名僅次于華潤雪花和青島啤酒。

然而,第一次IPO很快以暫停告終。7月13日凌晨,百威英博發布聲明表示,已決定不再推進亞太子公司(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的IPO計劃。百威英博表示,此舉原因在于現行市場情況等因素。而這距離百威亞太招股僅過去一周時間。

文章來源:新京報王子揚

爆文推薦

點【在看】的朋友,天天抓漲停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