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轉型體育多年“入不敷出”,萊茵體育三高管集體辭職,前實控人套現“離場”)記者|陳祺欣三高管集體辭職的萊茵體育(000558.SZ)發生了什么?8月16日晚,萊茵體育公告稱,因工作調動,蔣蔚煒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戰

(原標題:轉型體育多年“入不敷出”,萊茵體育三高管集體辭職,前實控人套現“離場”)

記者 | 陳祺欣

三高管集體辭職的萊茵體育(000558.SZ)發生了什么?

8月16日晚,萊茵體育公告稱,因工作調動,蔣蔚煒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及召集人職務;因工作調整,曾赴遼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副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因工作原因,何恩東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及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后蔣蔚煒、曾赴遼、何恩東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截至公告披露日,三位高管均未持有公司股份。

在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集體辭職的情況下,二級市場上,萊茵體育的股價卻不降反升。繼8月14日漲停后,8月17日,萊茵體育繼續上漲,盤中沖上3.45元,創年內新高。截至收盤,萊茵股份報收3.31元/股,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44%。

高管集體辭職前,萊茵體育已遭到前控股股東萊茵達集團的多番減持。事實上,自上市公司2015年確立轉型體育產業后,萊茵達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高婧娜便開始了“減持之路”。

2016年3月,萊茵體育公告稱,萊茵達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合并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7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高于9.08%。而減持原因是“用于支持萊茵體育兼并收購優質標的”、“用于繼續重組萊茵體育非體育類資產”以及“用于支持萊茵體育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

轉型多年“入不敷出”

萊茵體育前身為萊茵置業,原以經營房地產業務為主,公司曾嘗試向包括天然氣、文化產業、金融等多領域轉型。2015年8月,萊茵置業確立體育產業發展的戰略布局,經營范圍、公司名稱以及證券簡稱發生變更,全面向體育產業轉型。

公司在轉型元年即遭遇巨虧,2015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2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1.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5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33.42%;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了近24倍。萊茵體育對此解釋為,公司根據體育產業發展戰略投資布局了六大平臺,分別是體育金融平臺、體育賽事平臺、體育地產平臺、體育網絡平臺、體育傳媒平臺、體育教育平臺,目前正處于對外投資階段,成本費用上升;同時因基于房地產行業發展階段及公司戰略轉型原因,公司剝離了部分住宅業務資產,因被剝離項目計提減值損失等原因,導致全年利潤同比減少。同年,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大幅增加,其表示系轉型投資設立體育類公司所致。

經歷浩大的投資和長達一年的經營后,2016年,萊茵體育的體育運營板塊全年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僅為0.46%。2017年以后,公司營業收入持續下滑,反映其主業經營情況的扣非凈利潤則一直虧損。2019年,依靠轉讓西部體育100%股權、萊茵小鎮100%股權、香港萊茵投資100%股權等資產,萊茵體育獲得非經常性損益收入1.52億元,才讓公司順利扭虧為盈。

2015年至今,公司體育板塊的經營一直難有起色,甚至“入不敷出”,轉型多年,萊茵體育至今仍未在體育產業方面實現盈利。

單位:萬元,圖片來源:wind

單位:萬元,圖片來源:wind

單位:萬元 ,圖片來源:wind

前控股股東接連減持

轉型前景一片迷茫之際,萊茵體育原控股股東選擇了出讓控制權。2019年3月,萊茵集團與成都體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萊茵集團以3.44元/股的價格將3.85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9.9%)協議轉讓給成都體投集團,轉讓完成后,萊茵體育控股股東變更為成都體投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成都市國資委。萊茵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17.8%,其中已累計質押17.55%的股份。

讓出控制權后,萊茵集團繼續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2019年9月,萊茵體育公告稱,萊茵達集團及一致行動人高靖娜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7735.3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6%)。2019年12月16日,萊茵體育法定代表人由高繼勝變更為劉曉亮。

2020年3月26日,萊茵集團及一致行動人股份減持期限屆滿。期間,萊茵集團減持公司股份合計227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6%,高靖娜女士在減持計劃期間內未減持公司股份,同時其公告表示擬繼續減持不超過6%的股份。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為2.94-3.64元/股,本次減持套現約8028.58萬元。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