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由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举办,强伯勤院士、黄璐琦院士、刘良院士、王琦院士、田伟院士,以及来自国内外的医药学领域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 400 余人出席了论坛与颁奖大会。
本届大会以“抗疫与健康”为主题,聚焦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城市应急体系能力提升、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等话题,探讨疫情之下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流行病防控合作,并寻求健康产业投资与发展的机会。
据了解,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于2007年设立吴阶平医学奖,授予在医药卫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就的医学专家。自2012年起,吴阶平医学奖下增设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
2020年度吴阶平医学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阮长耿教授。作为我国血栓与止血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与领军人,阮长耿院士多年来坚持严谨务实做科研,发现并鉴定了国际上第一株血小板单抗,奠定了血小板疾病研究基础,建立了苏州系列单抗并积极推进血小板单抗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在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针对血小板粘附、活化和血栓形成全过程,建立了五大类190余种单抗,命名为“苏州单抗”,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带领苏州血液学科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成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图为2020年度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掠影。
2020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分别授予:放射治疗学(鼻咽癌)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泌尿外科学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教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胸部肿瘤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王洁教授;神经外科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教授;呼吸病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教授。
据介绍,在鼻咽癌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马骏教授长期坚持自主创新,首创鼻咽癌放射治疗正常器官保护的标准,持续改进鼻咽癌放射治疗、联合治疗的新模式,使我国鼻咽癌的转移率和生存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吴阶平院士的学生,王行环教授谨记吴老教诲,刻苦钻研,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发明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腔内手术器械,改变了国内外前列腺增生治疗的策略和模式。并在疫情期间肩负雷神山医院党委书记及院长重任,创造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雷神山奇迹。多年来,王洁教授始终致力于肺癌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诊治应用研究,在肺癌分子分型基础上的个体化诊疗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建立了利用肺癌患者外周血进行无创分子分型及动态监测的体系,提高了肺癌分型诊疗的准确性和可及性,是我国肺癌无创分子分型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吉训明教授带领团队始终奔赴在临床前线,研究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预防-预警-救治非药物防治新技术的体系。提出并建立了干预“外周”保护“中枢”新技术,发现了缺血性脑卒中恶性转化早期预警性标志物,提高了重症卒中救治的成功率。一直以来,为解开更多人体呼吸系统谜团,沈华浩教授团队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完善了哮喘的临床表型和诊治体系,率先揭示了哮喘发病的骨髓祖细胞调控新机制,首次证实损伤的上皮细胞DNA复制可出现在有丝分裂期,推动了我国气道上皮损伤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田雅婷)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