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顺德十镇街分别启动建设一个超千亩主题产业园。图为博智林机器人谷。顺德区村改办供图

6月11日,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十镇街的书记走上主席台,接过千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的牌匾。两年前,在同一个地方,在有上千人参加的顺德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动员大会上,他们曾公开表态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决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这场攻坚战。

两年后,顺德累计拆除村级工业园40258亩,淘汰散乱污企业8003家,腾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极其宝贵的发展新空间。基于此,顺德启动建设两大现代连片产业集聚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十大超千亩主题产业园,一镇一主题,总面积超过3万亩,并面向全球招大商,吹响了全力建设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的号角。

肩负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任,顺德如何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交出一份向土地要效益、向空间要动力的答卷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谋篇▶▷

绘就“2+10”产业版图

坚决破掉村级工业园“旧世界”是极大的挑战,规划建设好现代产业园“新世界”也是重大的考验。两年半的艰苦村改攻坚战,为顺德腾出超过4万亩的发展空间,该用来做什么?

顺德的回答是:既不走捷径用做房地产,也不走回头路用于发展低端制造业,而是坚定不移将千辛万苦改造出来的空间主要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

本次党代会,十大超千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正式发布,既是顺德全力打造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新载体的坚定决心,也是顺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蓝图的第一步。

从空间上看,十大超千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分布在顺德十个镇街,总面积超过3万亩,其中面积最大的是6646亩的顺德(容桂)人工智能和芯片产业园。

在产业主题方面,由各镇街结合相关产业定位确定,特色鲜明,既有传统产业的就地升级,也有新兴产业的加速集聚。如大良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5G等产业;北滘镇打造机器人小镇产业园,重点发展机器人及配套产业;杏坛镇打造新材料和智慧家居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智慧家居等产业。

在主题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顺德将坚持确定园区建设规划标准、确定产业主题方向、确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确定有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等“四定”,打造高标准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和标杆园区。

“千辛万苦腾出的发展空间,一定要坚持战略定力,切不能急急忙忙填充一般的产业,决不允许被落后、零散的企业和产业蚕食。”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说。

为此,顺德严把项目入园关,细化购地工业项目的纳税强度、投资强度等,更加注重科技含量和单位产出,推动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工业园转型升级样板。

面向全球招大商,顺德制定了颇具竞争力的“一园一策”扶持政策。未来3年,顺德区镇两级投入扶持经费超40亿元,从土地供给、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入和经济贡献增量等方面给予补助或奖励,全力支持园区建设和运营企业、项目落户。

与十大产业园同步,顺德启动建设两大现代连片产业集聚区,包括大良依托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建设20平方公里的顺德红岗科技城;龙江超10平方公里现代产业集聚区,以超大项目为牵引,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超级产业基地。

龙江镇党委书记何春云介绍,今年上半年,龙江已经提前超额完成顺德区下达的4860亩年度改造任务,下阶段龙江将用好村改腾出来的空间,汇聚智能家居、数字装备、生命科学、电子信息与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探索现代工业城镇发展新路径。

顺德的“2+10”连片现代产业集聚区和主题产业园建设,获得市场的热烈响应。深圳宝能集团、珠海华发集团等已经与顺德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

本土企业同样热情高涨。“顺德发布了园区扶持政策,无论是从项目落户、建设、投产乃至技术创新改造、高端人才服务与辅导,都兼具系统性与长远性。”作为顺德(大良)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建设方之一,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林灿荣表示,现阶段正在进行60亩旧厂房的改造,预计投资5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可达到20亿元的产值规模,纳税近1.2亿元。

攻坚▶▷

重塑一个新顺德

时针拨回两年前,这超3万亩的土地是顺德梦寐以求却千金难买的空间。当时的顺德,382个村级工业园占地13.5万亩,拥有1.9万家企业,占用全区已投产工业用地面积的70%。因在本地找不到扩产空间而外流的骨干企业超20家,外流产值超过495亿元。

“村级工业园改造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是一场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的攻坚战!”2018年4月,千人村改动员大会上,顺德声音荡气回肠。

2018年9月,顺德获批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要求聚焦村级工业园改造,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突出问题,以“顺德样板”“顺德示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从“1+3”政策框架,到“11+12”政策体系,再到64份配套文件,顺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开路,啃下了最硬的骨头、拆除了最牢的藩篱,探索出八种改造模式,解决了土地权属复杂、改造成本过高、各方利益难以平衡等难题,累计完成土地整理超过4万亩。

坚守“工改工”为主的原则,顺德重塑产业空间,区外优质企业纷至沓来,拉动项目投资超2000亿元。尤其是美的、碧桂园、万和、格兰仕、伊之密等一大批本土骨干企业启动了增资扩产项目,在顺德掀起了“二次创业”的高潮。

工业4.0示范基地一期投产,开源芯片基地加快建设、逆势扩招1.4万名员工……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表示,依托村改改出的空间,将扎根顺德再造一个格兰仕。

下阶段,顺德将培育“三个一批”制造业企业梯队,着力巩固壮大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提升50家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打造200家具有高成长性的支撑未来的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到一线去!到基层去!村改攻坚战打响以来,顺德连续四次派出优秀干部赴镇街、下基层。全区超1000名干部奋战在村改一线,用心用情走好群众路线,锻造了一支日夜兼程、攻坚克难的顺德铁军。

他们经常清晨6点前就起床集合,7点进村入户,赶在村民上班前到达村民家中,宣传村改方案;他们吃了无数次闭门羹,数百次推敲修改改造方案,终于换来园区业主和村民的点头支持。

村改改到哪里,历史遗留问题就化解到哪里,干群关系就融洽到哪里。村民对村改的态度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巨大转变。如今,改造方案的表决通过率不断上扬,一批项目甚至以100%的得票率获得通过。以人民为中心,顺德重塑基层治理格局。

村级工业园改造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头挑着乡村振兴。受益于村改释放的红利,顺德农村集体资产从2017年的112.5亿元到2019年的130.7亿元,两年增长了16.18%。

郭文海介绍,抢抓村改窗口期,顺德正将改革向农村挺进,直面农村基层的矛盾和短板,吹响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的号角。

示范▶▷

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1%,却创造了全国8.7%的GDP。如何再向土地要效益,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顺德是改革意愿最强、改革基础最好、改革办法最多的热土之一。据初步测算,复制推广顺德的经验和做法,可在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珠三角,为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赋能。

2020年1月6日,佛山市南海区召开提速加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推进大会,宣布用3年左右时间拆除整理9万亩,让全区612个村级工业园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他如东莞、广州等地,也纷纷向村级工业园改造迈进。

2019年12月25日,全省改革创新工作交流座谈会在顺德举行。会议指出,顺德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土地改造、园区管理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获得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改革效应日益凸显。以顺德等地为代表的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成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亮丽名片和重要支撑,也是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有力实践。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看来,顺德走在了中国村级工业园区改造的前列。顺德的做法,新就新在通过系统性的、全方位的并且有抓手的改革,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这是中国新时期改革的一个顺德样板。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向未来,顺德将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不断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顺德力量。

撰文:蒋晓敏 欧阳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