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果正式发布。
5月11日,国新办就七普首要数据成果举办发布会。七普成果闪现,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较2010年添加了7206万人,年均匀添加率为0.53%,近10年来继续坚持低速添加态势。
值得注重的是,2020年我国出世人口数量为1200万人,比较2019年的1465万人削减了265万人,降幅约18%,现已“四连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开展研究所教授、我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对榜首财经标明,总人口仍然坚持惯性添加,人口规划巨大的状况不会底子改动,但依据数据判别,总人口负添加的时刻有或许比此前估计的要早。
人口是经济社会开展的根底性、大局性、长时间性和战略性要素。而猜测人口负添加将提早到来的观念,在劳作力商场、老龄社会应对等许多范畴将引发更多注重。
去年少生265万
2015年10月施行“全面二孩”方针,我国出世人口数量自2016年创下一个小顶峰后,现已接连4年下降。2016~2020年间,我国出世人口别离为1786万人、1723万人、1523万人、1465万人和1200万人。
七普数据标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现已处于较低水平。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标明,这首要遭到育龄妇女数量继续削减、“二孩”效应逐渐削弱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添加了日子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临产的忧虑,进一步言过其实了居民生育的志愿。
此外,低生育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开展的一个成果,已成为发达国家遍及面对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对的现实问题。
同日,在“大国人口:局势、应战与应对”专家研讨会上,我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以为,我国出世人数下降与育龄妇女规划下降和结构老化有着密切关系。这是由以往的生育方针和生育率下降决议的,也与女人受教育程度大幅前进、婚姻加速推延有关。
关于普查成果会不会成为调整人口方针依据的问题,宁吉喆标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优化生育方针,增强生育方针的包容性。“十四五”规划大纲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完成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哺育、教育的本钱,开释生育方针的潜力。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查询,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志愿子女数为1.8,只需做好相应的支撑办法,实践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
在生育率已处于较低水平的层出不穷,近10年间,我国晚年人口规划扩展,老龄化进程显着加速。
从老龄人口总量上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间,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与上个十年比较,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别离前进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随同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劳作人口也随之削减。从总量上看,与2010年比较,我国16~59岁劳作年纪人口削减4000多万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童玉芬以为,对劳作力人口下降不必过于紧张,劳作力是否缺少不只取决于劳作力的供应,还取决于劳作力的需求以及劳作参加率的状况。
依据统计数据核算,我国经济开展对劳作力的吸纳才能和需求量也在下降,我国总的工作弹性从2014年就开端下降,2018年出现负值。从往后看,一方面劳作力供应会继续削减,另一方面工作需求也会继续下降。因为二者同方向削减,因而劳作力供应的下降并不必定导致劳作力缺少。
为了避免劳作力供应下降或许带来的劳作力缺少,童玉芬主张,往后应当将方针要点放在劳作力需求的调整上,以劳作力供应为导向调整经济开展对劳作力的需求,经过进步工业结构,加速技能立异和前进,特别经过推进人工智能技能,以技能和本钱代替补偿或许的劳作力供应缺乏。其次是经过加强人力本钱出资,前进劳作者的归纳实质和职业技能,减缓结构性赋闲和缺少现象,进一步优化劳作力的空间结构,削减地区性劳作力供需失衡。
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
七普数据层出不穷闪现,2020年全国男性人口占51.24%,女人人口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2010年根本相等,略有言过其实。出世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继续改进。
原新对榜首财经标明,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仍然存在,男性比女人多了3490万人。“剩男们的婚育权力和生育权力得不到保证,会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有必要得到注重。”一位人口学家也标明。
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此前各级政府现已出台了一些相关办法,制止非医学需求的胎儿性别判定,制止非医学需求的选择性其他停止妊娠。但男女比例现已失调的人群所面对的问题,仍然是巨大的应战。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十年来,我国人口活动仍然活泼,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闪现,城镇化水平继续前进。从流向来看,东部地区吸纳活动人口坚持高位,而省内近距离的人口活动添加加速。数据闪现,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与2010年比较,上升2.15个百分点,但东北地区下降了1.20个百分点。
“从流向上,近十年来,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首要城市群的人口添加敏捷,集聚度加大。”宁吉喆称,人口加速集聚,既反映了城镇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性改变,也对前进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对老龄化应战
“之所以预判我国人口负添加将提早到来,是因为总和生育率(相当于均匀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自1992年到达替换水平,从此以后就一直在替换水平以下继续缓慢下降。我国现已处于低生育率水平年代,人口的内涵添加率现已由正转负,开端孕育负添加的能量,至今现已30年了。估计未来十年之内,人口正添加惯性将耗费殆尽,总人口在2025~2030年期间开端进入负添加轨迹已毫无悬念。”原新以为。
与华盛顿大学猜测的2050年全球人口转增为减比较,我国或许更早进入负添加阶段。
“未来50~60年,我国将坚持晚年人口规划世界榜首,步入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方阵之中。劳作年纪人口为表征的劳作力资源提早减缩,社会保证可继续性问题日益突显,人口负添加与低生育率圈套相叠加。”原新标明。
原新称:“在老龄社会形态下,税收和社保缴费端、健康稳妥规划方、长时间照护服务供应者、推迟退休者、劳作参加者等多元主体问题愈加扑朔迷离。”
怎么使用规则活跃应对人口负添加局势下的老龄社会问题,躲避低生育率圈套问题等成为燃眉之急。
原新以为,首要需求认识到老龄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需求构建反映多维利益诉求的渠道,乃至世界渠道,经过技能前进和鼓励立异前进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女人相等工作开展和施行推迟退休准则组织,进一步开发性别盈利和晚年人力本钱盈利,推进劳作参加率向劳作生产率转型,全面激活人口质量盈利;优化移民机制,调整劳作力空间结构,完成人力资源型和人力本钱型人口盈利的分工天壤之别,然后活跃应对人口负添加年代与人口老龄化相关联的劳作力储藏和经济添加问题。
其次,需求经过适老化配套活跃纾解民生社会保证问题。一方面,学习发达国家经历,构建起养老稳妥、医疗稳妥和长时间照护稳妥三大准则支柱,结合财路全面夯实晚年期社会保证根底,做好适老化的准则保证;另一方面,把适老化从传统的晚年宜居修建和晚年宜居住宅建设维度,拓宽到老龄社会的社会环境适老化建构维度,包含为老服务产品、老龄工业等硬环境,以及服务、法令、规划、战略等软环境,以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适老化为双驱引擎力,充沛对接适老化的准则保证,配套活跃应对人口负添加年代晚年民生问题的大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