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错高考志愿的家长

2017年7月浙江财经频道,杭州市民杨丽(化名)购买了一款填报高考志愿的软件浙江财经频道,并根据儿子的分数在该软件模拟填报了80个志愿。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软件存在数据错误,这使得她儿子的人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于是她立即联系了软件负责人,希望对方能够给自己一个说法,那么她能否如愿呢?

新闻节目是否侵权引争议

浙江财经频道的新闻监督类节目《小夏热线》,采访并报道了杨丽的亲身经历。该节目播出后,在当地引发了轩然大波,并被转载到各大网站。可是没过多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却收到了该软件所在公司的律师函,要求他们删除节目,并进行赔礼道歉和费用赔偿。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则认为,新闻节目报道属实,并不存在侵权,那么法庭将怎样认定?

法官调解能否成功

庭审中,原被告均出具了相应的证据。法官经过审理后认为,新闻节目的内容及评价均不存在侵权行为。但是考虑到原告公司作为小微企业,创业的初衷是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法官决定帮助原被告双方达成一个调解协议,那么,原被告会不会同意?法官调解能否成功?

原告是否选择撤诉

庭审结束以后,法官并没有立即作出判决,而是单独约谈原告,希望对方能够撤诉,因为毕竟法院的判决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比较大。那么原告最终会听取法官的意见吗?他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高考志愿软件存在错误,考生家长惨遭误导 。新闻媒体追踪报道,却被起诉侵权。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法官将作出怎样的判决?4月12日12:17《法治天下》为您讲述《软件风波》。

法官寄语
★

能够开发这个软件,对广大考生及家长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毕竟这个事情是特别重要的,而且一旦出现差错,会给考生及家长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难。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说,希望以后类似的软件所提供的信息数据方面,能够做得更加详实,不要有任何的差错。我们这个案件,对于要填报志愿的考生和考生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警醒浙江财经频道:在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参照官方发布的招生计划,每一个信息都不能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