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股份:
2021年净利润翻倍,营收却“古怪”锐减泡财经得悉,3月2日,翠微股份(603123.SH)公告,2021年完结经营总收入34.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55%;归归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0.77%。根本每股收益0.21元。净利增加首要是因为,公司兼并北京海科融通付出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份额由2020年的35.0039%增至98.2975%所造成的。
翠微股份的主经营务为第三方付出、出售产品、租借收入、其他职业,占营收份额别离为:66.76%、26.94%、3.56%、0.3%。
翠微股份2021年录得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契合预期。1月18日,翠微股份曾预告2021年年度完结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到1.8亿元。不过,古怪的是,公司2021年经营收入下降了14.55%。
翠微股份成绩大增来自于并表子公司。此前,翠微股份预告控股子公司北京海科融通付出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融通”)2021年年度完结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到2.15亿元,同比增加0.55%到16.86%。
不过,为上市公司贡献了首要成绩的海科融通经营收入却锐减。数据显现,翠微股份的第三方付出事务在2021年的前三季度的经营收入同比下降20.99%,为17.16亿元。翠微股份曾表明,三方付出事务即指海科融通事务。
此前,翠微股份收买海科融通股权时,有《盈余猜测补偿协议》,海科融通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完结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归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数别离不低于1.75亿元、2.08亿元、2.4亿元。
依据此前的成绩预告,海科融通大概率牵强完结了2021年的成绩许诺。可是依照现在的营收锐减、归母净利润微增的状况,2022年能否完结2.4亿归母净利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站上“数字人民币”的风口,翠微股份年头开端股价暴升,1月4日以来,从8.33元最高升至30.5元,至3月2日收盘仍在20.02元的高位。
1月7日,北京市证监局发表过一份与海科融通收买案有关的内情生意罚单。
从决定书来看,李景海因为涉嫌内情生意翠微股份股票,被没收违法所得473.94万元,并处罚款1421.81万元。
而李景海内情生意的现实正是发生在2019年翠微股份收买海科融通期间。据查,在整个内情生意敏感期,李景海与内情信息知情人林某进行了4次通话联络,随后李景海实践操控的两个证券账户对翠微股份进行生意操作。
材料显现,林某时任海淀国投董事长,海淀国投为海淀科技的控股股东,而海淀科技彼时为海科融通榜首大股东,持股份额35%。基于此,林某归于内情信息知情人。
红星开展:
3日2板红星开展:大龙锰业电池级碳酸锂产能6000吨/年,现在实践产值200-300吨/月泡财经得悉,红星开展(600367.SH)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经公司自查,全资子公司大龙锰业出产的电池级碳酸锂产能为6000吨/年,现在实践产值为200-300吨/月,大龙锰业电池级碳酸锂出产工艺为收购工业级碳酸锂提纯出产电池级碳酸锂,2021年1-9月份出产电池级碳酸锂1937吨,出售1423吨,产品毛利率仅为11.79%。
公司首要事务是钡盐、锶盐和锰系产品的研制、出产和出售。
红星开展是锂矿概念股,2月28日、3月1日接连两个生意日收成涨停,3月2日股价低开高走,到收盘涨3.62%,报27.46元/股。
2月9日以来,锂矿指数大涨27.61%,振幅达31.89%。其间,概念股中矿资源涨超80%、雅化集团涨超50%,天华超净、兆新股份、天齐锂业、融捷股份、江特电子、赣锋锂业、盛新锂能、盐湖股份等均走强。
百川盈孚数据显现,到3月1日,国内工业级碳酸锂(99.2%)的商场干流成交价格48-48.5万元/吨之间,均价水平涨至48.0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99.5%)商场干流报价区间在49.5-50.6万元之间,均价涨至50.04万元/吨。
中研普华在近期出具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估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浸透率将到达20%,对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4万辆,对应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1万辆,算计碳酸锂需求100.2万吨,估计2025年碳酸锂需求将暴增3.6倍。
红星开展估计2021年经营收入同比增加299.44%到435.54%;归归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扭亏为盈。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