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9日电(罗琨)5月29日,在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中新经纬客户端就当下热点话题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
人才争夺战和房地产调控是两码事
在紧锣密鼓的一系列房地产商场调控政策出台后,南京、天津、西安等城市掀起了“人才强夺战”,与之相随同的,是当地房地产的又一轮火爆。克而瑞地产研讨指出,近期西安合计招引40万人才落户,很大一部分落户人才进入房地产商场,进一步加重供求失衡的现状,倒逼房价上涨预期更加激烈。因而有人质疑,人才引入是否变相给当地的楼市调控开了一道口儿?
对此,李稻葵在承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明,他以为这两件事是不太相关的。
“人才争夺战是功德,是我国新式城镇化开展的最重要的标志。我国城镇化什么时候才干算真实起来了呢?我以为便是各个当地政府不去招商引资了,而是去抢人才了,这个是(我国城镇化的)要害。”
李稻葵一起指出,房地产调控各地状况不一样,有的当地房价还在上涨因而比较吃紧,有的当地房价不怎么涨了,房地产调控不能一刀切,因而不能以为人才引入便是给调控开口儿,这其实是两码事。
李稻葵近来在谈及我国房地产商场时曾向媒体指出,他以为我国房地产商场的格式会有严重改变。他表明,一线城市的亮点从以往的房价涨,变成了现在的房租涨。他估计,未来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或许会恰当加速。
提到上一年对房地产拉动作用显着的棚改,李稻葵估计,本年或许是棚改的一个转折年,“未来的若干年,我信任棚改的力度和紧迫性将不如前几年。由于整个宏观经济在企稳向好,棚户区改造或许恰当放缓。”
在李稻葵看来,棚改或许会被另一件事替代:政府和各种组织联合开发的、只租不售的长租房。他以为,长租房商场前景宽广,十九大陈述定调“加速树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证、租购并重的住宅准则”,所以长租房成了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首要抓手,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策。
*债款违约频发主张监管层抓典型事例重组**
2018年以来,债市掀起一波新的违约潮,违约主体既有民企上市公司,也有当地国企。监管层应该怎么化解当下的债款危险?作为违约主体的企业又应该怎么防备?
对此,李稻葵主张监管层找一两个事例,将不良资产拨清楚,厘清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债务方的归还程度,好好进行重组。
“咱们是有拨备金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有钱不肯意动,不肯意触碰到杂乱案子里的核心问题,由于一动就有费事,历史问题简略被揭穿出来。”李稻葵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大众号:jwview)着重,他以为当下金融监管的要点不是“节衣缩食”不借款,而是捉住一两个事例好好重组。
李稻葵表明,与美国、日本比较,我国现在的杠杆率比日本低,跟美国差不多,但国民储蓄率是美国的三倍,杠杆率本质上不算高。问题在于质量,我国有很多的不良资产,大约占GDP的7%。我国的监管要点应该是化解这些不良资产,而不是简略的“节食”:不许借款、约束借款、约束信任、约束理财,应该想方设法抓几个事例,用已有的金融拨备去化解不良资产。
李稻葵指出,金融监管部门到了新的开展的历史阶段,有必要跟得上这一轮金融的开展。“坦率地讲,我以为现在金融监管的才能跟不上,落后于金融开展的速度。”李稻葵说。
李稻葵还指出,金融监管还应该开展,不只依靠“一行两会”,更重要是开展一大批同业的、自律的协会,让其在金融街可以落地,去跟监管部门交流、合作,乃至提示监管部门怎么开展。
据申万宏源计算,到5月13日,民企违约主体数高达33个,主体个数违约率3.1%,而当地国企事例为8个,违约率0.65%。
针对此次违约潮中主体多为民企的现象,李稻葵提出了两点主张。首要,民企的资金一定要投向其许诺的资金用处上去,这是坚决不能不坚定的;第二,民企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交流,一起还要加强与投资人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