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恒瑞医药是医药股为数不多的存在,没有人会对立,但是有家上市公司运营收入是恒瑞医药的八倍多,市值却仅有恒瑞医药的一成,想想这家公司也是怪憋屈的,而这个公司便是年出售额全国榜首、2018年书写中国医药商业史最大并购案的主导方——上海医药。
到本年7月13日,上海医药仅有558亿元市值,而恒瑞医药却早已跨过5272亿元市值大关,同样是拷贝药职业巨子,上海医药奔驰A股是个梦吗?
一、上海医药有什么被咱们看好的本钱?
上海医药早在1994年就成功登陆A股上市,其主运营务掩盖医药研制与制作、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是一家总部坐落上海的国有控股集团,也是沪深300等指数的样本股,必定可以说是职业界的巨子。
但是信服我的是公司的自傲!
1、中心竞争力强悍,应收账款告知咱们答案
首要可以说,上海医药在买买买方面独具优势。作为一个医药企业,其中心管理层均有财经布景,董事长复旦经济学研究生,总裁复旦管理学研究生,更有许多上海财经、麻省理工等名校结业布景的高管,有七成高管具有经管学历,这样看来上海医药的开展途径明晰了许多。
但并购也需求钱的大力投入。而关于上海医药来说,营收近2000亿但也存在资金"穷困",这源自于公司卖货才干强但回款才干差。
整体而言,2015-2018年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速>出售产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速>运营收入同比增速,这就反映了公司赚得多但回款才干欠安,但咱们需求留意这样一个问题,公司2018和2019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份额有所改变!
翻开组合应收账款财务报表附注可知,2018年曾经1年以内、1年到2年、两年以上的坏账计提份额一向为0.5%、50%和100%,但2018、2019年公司计提份额都有显着的改变,2018整体坏账计提份额进步显着但仍然存在应收账款增速快于运营收入的局势,阐明公司收款才干的确差到一个境地。
但2019年公司立马给了咱们期望,坏账计提的少了,叠加营收增速高于应收账款增速,阐明公司卖出去的产品能回收款,且管理层也信任未来能回收款的概率添加(坏账计提份额显着下降),高管都有决心投资者为什么不能有呢?
但同学们也说到一个问题,并购让上海医药的资产负债率显着进步,2018和2019年添加了很多的短期告贷和长期告贷,必定程度上添加了公司的偿债危险。但是我想,只需产品做得好中心竞争力强不愁未来还不起钱,且公司都对收款才干有决心,我觉得现在公司财务数据体现欠安,但这仅仅个时间问题。
2、研制投入职业抢先,上海医药一向很进步
关于医药公司,研制投入的继续跟进才干确保自己产品的中心竞争力,而公司在并购的时分也未曾忘掉,2018年研制投入金额13.89亿,研制占运营收入比高达7.14%(当年收入同比增速显着),而2019年投入15.09亿,研制占比为6.42%,现已显着高于同职业的平均水平8.74亿,假如公司没有决心怎样会在报表中特意提一提同行比较数据呢?
二、上海医药为什么不被看好?
1、并购途径清晰,但商誉剧增
并购当然带来了营收的快速增长,但是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却"露出了马脚"。2018年之前公司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逐年下滑,并购当年完成1590.84亿元,同比增速21.58%,扣非归母净利润26.52亿,同比增速为-6.80%。不过2019年的上海医药逐步恢复元气,底气也足了起来,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进步30.49%。
但是并购也是有 "副作用"的,上海医药大举收买的一起也面临着商誉的剧增。2018年添加47.38个亿的商誉,同比增速高达71.72%,而当年商誉减值就高达6.32亿;
而工作远没有结束,2019年直接商誉减值7.05个亿,首要是由Zeus Investment Limited部属子公司Vitaco奉献,其首要商场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上海医药称是国内商场整体效益不及预期,让进口保健品线下出售的注册备案制背了锅,当年减值5.6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虽然上海医药在130家医药企业中营收榜首,商誉减值也是最高的,走吞并之路的上海医药却是有些"吃不消"。高商誉的上海医药是会挑选一次"排雷"仍是分批进行呢?
2、整体毛利趋升,却难以掩盖巨额的出售费用
从2019年各事务板块营收数据来看,公司首要运营分销事务,但毛利率却仅为7.03%,而占比较小的工业板块毛利率却是高达58.56%;不过,分销和工业毛利率水平都在逐年走高,且工业板块营收占比也在逐年进步由2016年的9.83%上升为2019年12.08%,从而带动整体毛利率趋升。
虽然毛利的进步并未掩盖出售费用的添加,但这也是个职业特性。虽然两票制砍掉中心署理环节,进一步冲击了商业贿赂等行为,但回扣现象仍然未从根本上处理,这就造成了出售费用的居高不下。比照制药公司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2015-2019年平均出售费用率分别为37.66%和29.48%,这也阐明晰必定的问题。
三、总结
总归,公司并购一事有利又有弊,但让我必定这家公司的是上海医药的自傲,商誉减值这个危险未来的确值得担忧,就看公司对"排雷"这件事是怎么处理的,而跟着医药职业透明度逐步进步,公司出售费用应该会有显着的下滑,未来等待公司中心竞争力继续进步来进一步拓宽其盈余空间。(ty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