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中小银行危险处置无固定方法应加以差异
我国的中小银行数量巨大,其间首要以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村诺言社为主。因为这些银行所在的区域经济展开状况不同,这些银行本身的展开前史和运营特色也各不相同,往往不能混为一谈。假如只在全体层面进行简略的概括,不免以偏概全,特别是危险,更多是具有个性化的,很难说是中小银行的共性。因而,对中小银行危险的处置,需求加以差异,在此根底上再谈危险的化解,才是有的放矢。
中小银行的三类危险
榜首,是财物质量危险。这首要与当地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有关。大多数中小银行是地方性银行,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这些银行财物质量一般会相应的下降。假如经济下行是区域性的,那么银行财物质量的恶化一般也是区域性的。此外,一家银行的危险办理才能,也决议了这家银行的财物质量。
中小银行的危险办理才能良莠不齐,并不是遍及的好或遍及的欠好,这与各家银行的人才、运营风格、企业文化等有很大联系。一般来说,不良财物只需控制在必定份额内,对银行的运营就不会构成太大影响。一家银行不良财物即便比较多,只需不到资不抵债的程度,首要影响的是财政,或者是股东的报答。当然,假如财物质量一旦呈现恶化,在必定程度上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但这也并不是必定。
所以,单个中小银行的财物质量问题,在大多数状况下,不会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危险。即便处在全体经济下行周期,只需全体银行的财物质量控制在必定范围内,也不会发生系统性危险。
第二,是流动性危险。这是现在我们比较重视的中小银行的危险。构成流动性危险的原因比较复杂。前述财物质量恶化会导致流动性危险,更首要的是,财物负债办理才能缺乏也会构成流动性危险。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商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银行的财物负债也从单一的借款存款逐渐变得多元化。这对财物负债办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期限错配办理,这个比较简略了解。
二是对各类财物和负债的知道研讨缺乏,构成财物负债品种结构错配办理不到位。比方同业事务。一般来说,在银行的负债中,同业负债是最不安稳的负债,即当商场流动性富余的时分,一切同业的资金都比较宽余,而当商场流动性趋紧的时分,一切的同业都资金严峻。
因而,同业负债一般只能用于暂时周转或短期出资和买卖。但近年来,许多银行往往把同业负债用于发放中长时间借款、用于长时间限的同业出资或影子银行事务。一起,同业的构成也十分复杂,有银行、证券、稳妥、基金、租借、财政公司等,它们的运营内容不同、规则不同、危险程度与方法也不同。一些银行简略地把一切同业当作是同类组织,把与同业的财物事务简略地看作是低危险事务。这既构成了财物的诺言危险,也构成了财物与负债品种的错配危险。
此外,各类财物与负债之间的份额失调。单个银行同业财物和同业负债占比过大,可是财物端又往往是长时间财物,一旦商场流动性趋紧,本身的流动性就将面临严峻。
三是表内表外事务份额失调,表外事务高杠杆。构成上述流动性危险的原因,又因为不同银行,有不同的体现。其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客户根底。
因为前史的原因,农村诺言社和农商行一般都有十分结实的客户根底,尤其是个人客户。所以,只需财物端不呈现大的问题,大多数银行都十分稳健。农商行呈现流动性危险,首要有以下原因:当地经济结构、职业结构构成的信贷危险;银行本身信贷危险办理混乱;一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银行事务展开的空间有限,单个农商行为了做大事务规划,无序展开收据事务、同业事务和表外事务。
城商行是在城市诺言社的根底上改制树立的。相对而言,它们没有像农商行那样的根底客户群,为了快速展开,不得不寻求逾越存款才能的展开方法。在这样的增加方法中,杠杆率高、事务集中度高,危险集中度也高,事务的波动性也会加大。
第三,公司办理危险。十多年以来,中小银行在改制转型的过程中,引入了各类出资者。可是,出资者关于银行的知道仍是有误差的,往往简略地以为,银行便是放借款的,一味要求银行加快扩张。但是,银行发放借款是需求存款的,而吸收存款的条件是银行在社会和民众心中的诺言。这导致银行在快速展开中,疏忽了诺言的打造,开辟事务不审慎。更有甚者,单个出资者把银行当成是自己的钱袋子,很多占用银行资金,构成银行发生严峻的流动性危险和财政危险。
危险处置没有固定方法
以上三大类危险,可以说是中小银行展开过程中不免的阶段性现象。银行便是运营危险的,有危险并不等于银行运营就难以为继,大多数银行都可以经过改进办理和运营,在监管的有用办理下克服困难,详细办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小银行的树立要遵从商业准则,不应该搞政府主导的鼓舞、支撑、扶持,要尊重银行的运营自主权,在这个根底上,强化公司办理。
二是银行股东,包含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必须清晰,出资银行的意图是银行健康稳健展开取得的收益,而不是经过出资的银行取得融资。
三是政府、股东、银行办理层要强化银行诺言建造理念,着力打造根底客户群。政府、银行的股东,要清醒地知道到,银行首要是可以吸收存款,而不是放借款。安稳的负债,取决于安稳的根底客户群,安稳的根底客户群取决于银行的诺言。
四是银行办理层要树立自动运营和办理财物负债的理念。
五是中小银行要从展开根底客户群,长时间稳健运营视点动身,深化当地经济,寻觅合适本身禀赋的客户群和运营方法,探究相应的危险办理方法,进步运营办理才能。
六是监管上要完善危险集中度办理准则。应该把前十大授信、用信客户目标归入正式监管目标。
七是树立中小企业主办行准则。这有利于中小银行拓宽根底客户群,也有利于银行了解客户、了解客户、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办理危险,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稳健展开。
八是在打破刚兑的条件下,鼓舞契合资历的商场主体对中小银行进行商场化并购重组。
关于单个呈现严重危险的银行,需求采纳纾困办法,以防危险延伸。因为危险的品种不同,状况不同,采纳处置的方法也会不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便是同类处置方法,详细的办法也会因详细状况不同而有差异。
危险处置方法的好与欠好,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面临的详细危险和环境。在不清楚详细状况的条件下,单纯评论方法的好坏没有含义。近期两个银行危险处置事例的真实含义在于:
一是打破银行刚兑,真实构成金融组织诺言评级分解格式,让诺言危险利差得以发生,有利于利率商场化的真实完成。关于利率商场化,商场一般都重视的是存款和借款两头,往往以为银行间、金融组织间的利率是随供求联系而改变,便是商场化了。实际上,因为我国银职业没有构成诺言危险利差,因而现在的利率不是彻底含义上的商场化利率。构成这样的危险利差,对金融商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议性效果是十分要害的。

二是经过商场的力气,促进各类金融组织自觉稳健运营。当没有本身危险压力的时分,组织不免会非理性的扩张,企业如此,金融组织也相同如此。只要在商场有危险利差的状况下,组织为了取得低成本负债,才会尽力保护本身稳健运营的形象和诺言。
三是有利于中小银行沉下心来尽力拓宽根底客户群,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为了寻求规划的快速扩张。

